穿越27年的航空信,现在何处安身?
穿越27年的航空信
寄信人:乐诚,地址为广东省广州东莞军区后勤
收信人:晏奋扬,地址为成都市成都电冶厂中心化验室
寄出时间:1985年7月25日

1985年7月,一封航空信由广州东莞寄往成都。27年过去了,这封信至今还没寄到目的地。上周,这封信“穿越”到了绵阳收藏爱好者赵长江手中:在买回的一本旧书中,他发现了这封尚未拆封的信。
前日,赵长江给华西都市报(微博)打来电话,希望找到收信人——当年成都电冶厂的“晏奋扬”。
这封信为什么会穿越27年后才出现?究竟是什么内容?带着好奇心,记者开始寻找收信人晏奋扬。
古玩市场买来旧书书中掉出封航空信
赵长江50多岁,在绵阳市三台县(微博)地方税务局工作,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搜集旧书刊。2月15日晚,赵长江到县上的南门古玩市场转悠。在一家“胖哥古玩店”门前,一叠旧书吸引了他,于是花10多元钱买了好几本旧书回家。前日早上,他拿出其中一本把玩,书里却掉出了一封信。信封上红、蓝、白色三色的边显示,这是一封航空信。
仔细一看,赵长江有些吃惊。这封信的邮戳是1985年7月25日,寄信人乐诚,地址为广东省广州东莞军区后勤;收信人晏奋扬,地址为成都市成都电冶厂中心化验室。这封寄出27年的“加急信”到现在还没拆封,这也意味着“晏奋扬”没收到信。
根据赵长江提供的信息,记者找到了这家古玩店。“胖哥”外出“淘宝”去了,其妻汪女士说,她晓得这批书的来历,是2006年老公从绵阳古玩、古书籍市场花了好几百元买来的,光运费就花了40元,拉了一三轮车回来。
收信人寄信者可能需帮助
昨日上午,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查找档案,向记者提供了晏奋扬女儿的电话。“她本人早就退休了,试试这个电话能不能打通吧!”昨日中午,在成都科院街6号小区,记者见到了晏奋扬。已经79岁的她说:“我和老伴听说后都很激动,一封那么多年前的信,居然还能失而复得。”
收信地早就已经搬迁更名
为了找到收信人晏奋扬,记者来到了收信的地址:成都电冶厂。厂址位于成都市九眼桥附近的宏济中路,占地80多亩。但现在,那里已建起大片住宅区,没有留下任何工业的影子。只有附近的老式居民楼,还保留着“电冶厂员工宿舍”的名称。
宿舍中居住的电冶厂老员工说,早在2002年,成都电冶厂就开始搬迁到彭州(微博)的丽春镇,2005年搬迁完毕。早已更名为成都三精再生有色金属有限公司。前晚,记者辗转联系到了该公司安全环保部主任赖宏,虽然他上世纪90年代就进厂工作了,但并不清楚“晏奋扬”这个人。“你们明天联系嘛,厂里应该有存档,可能找得到答案。”
晏奋扬1958年从川大毕业,在电冶厂工作了几十年,直到1991年才退休。问起广州东莞军区的“乐诚”,晏奋扬连连摇头,“家里没有广州的亲戚,我更不认识‘乐诚’这个人。”巧的是,她的老公姓乐。
晏奋扬回忆,1985年7月,自己正在与同行制定有色金属的国家标准,在期刊上也发表过文章。她估计这个从没见过面的“乐诚”是想和她做技术上的交流,寻求帮助,“可惜了,那时没能帮上别人。”
今日拆信 追忆往事
昨日中午,晏奋扬拨通赵长江的电话。赵长江说,因为拆信是违反隐私的,他迟迟不敢拆。“信不晓得咋个跑到绵阳来了,我买的是书,不是这封信。我就说一定想找到你,把信还给你。”最后双方商定,由本报记者帮忙将信件带回成都,请晏奋扬来开启这封尘封27年的信,解开信的秘密。
究竟这封信将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?只有等到今日晏奋扬拆开信后,才能让这段往事更加清晰。


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为“顺利公司告诉你安装马桶流程规划”的详细介绍,转载请注明出处,本文地址:http://www.stsld.com/。
汕头清通公司专业承接汕头管道疏通、汕头清理化粪池、汕头疏通马桶、汕头疏通下水道、汕头清通、汕头疏通厕所、汕头清理化粪池排污管道、汕头专业清理排污管道泥浆和汕头高压车清洗排污管道等业务
欢迎大家来电咨询洽谈,24小时服务热线:0754-88606670,联系人:吴先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