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南方雨水之多,各行各业都基本断了头路,这样如何是好!
汕头清通公司编辑 今年南方雨水之多,各行各业都基本断了头路,这样如何是好!
中国天气网讯 5月以来,我国南方地区持续出现强降雨天气,近半个月时间内就集中出现了4次大范围强降雨天气过程。预计20日至23日,江汉、江淮、江南、华南及贵州等地自北向南将有一次中到大雨过程。
降雨集中 局地强降水量破历史记录
5月5日以来,我国南方地区持续出现强降雨天气,近半个月时间内就集中出现了4次大范围强降雨天气过程,分别出现在5月5日至7日、5月9日至11日、5月12日至14日、5月16日至19日。江南、华南降雨日数普遍在8天以上,部分地区超过10天。
这 几次降雨过程累积,江南、华南大部地区的降水量有100~200毫米,其中广东中部和北部、江西大部达200~300毫米,局部地区超过300毫米。广东中部和北部、江西、湖南东部、浙江南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,其中广东中北部、江西东北部、浙江东南部偏多1~2倍。湖南、江西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5省平均降水量164.0毫米,较常年同期(103.8毫米)偏多58%,较前4年明显偏多。
干旱:多年积累今年更重
洪涝:降雨带长时间停留
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赵振国认为,我国南方个别地区的降水已经超过了常年的平均水平,形成洪灾。但从整体上讲,目前南方的降水并没有超出正常的波动范围,“我国华南大部分地区4月至6月普遍进入雨季和汛期,而今年的降水总体上并没有明显增多。与南方的降水相比,北方的干旱更应该引起注意。
北方是持续多年干旱,东北南部、华北大部分地区干旱的程度已经是几十年一遇了,某些县城甚至打破了百年的干旱纪录。南涝称不上,也不是很严重,而北方的干旱态势已经很严重了。”
他说,今年南方多降水和北方干旱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:多年降水持续减少,地面径流不足,使得干旱越来越严重;今年气温偏高,而且春天多风,推波助澜,加剧了地面蒸发量;东亚大气环流异常也影响着我国的降水。
今年5月份以前,我国北方冷空气频频南下,但大气中水汽不足。5月份以来,东亚出现了一个暖高压,使得北方南下冷空气力量减弱。这样,冷空气与水汽交互的机会少,降水条件不具备,自然降水就少;赤道以东太平洋海水的温度仍然维持在冷水状态,也使得我国春季干旱少雨。拉尼娜现象虽然已经在去年春季结束,但这一海域水温仍然不高;降水存在一个周期性的变化。
20世纪70年代是我国周期性降水的转折点,以前北方降水比较多,南方降水比较少。70年代后倒过来了,北方的降水逐渐减少,南方降水逐渐增多。
降水的一个变化周期是30年左右,未来几年北方的干旱少雨状态仍然会出现。
中国气象局教授章淹认为,目前南方多降水主要是因为“降雨带长时间停留在南方,没有摆到北方来”。经过研究她还发现最近半个世纪以来,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整体环境下,我国的降水与干旱的变率在增大,
“这就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干旱和降水,某些地区连续干旱对当地工农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,甚至会影响到南水北调。”